智能体已经成为我国投资的重点领域,本文由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研究部,选取2025年上半年20个具有代表性的AI Agent企业融资情况进行分析,以揭示我国智能体领域的融资态势。
本次选取分析的20个智能体(AI Agent)相关企业共发生23起融资事件,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这一新兴技术领域的高度关注。从融资规模来看,头部项目表现尤为突出,其中北京蝴蝶效应的A轮融资达到7500万美元(约合5.4亿人民币),成为上半年规模最大的融资项目。该企业专注于通用AI Agent研发,获得美国知名风投Benchmark的投资,反映出国际资本对中国AI Agent市场的看好。此外,格创东智的C轮融资也达到数亿人民币,其自主研发的"章鱼智脑"Agentic AI平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。
从企业类型来看,主要融资项目可分为以下几类:通用AI Agent研发商(蝴蝶效应、将然科技)、垂直领域智能体服务商(若生智能、紫荆智康、突触科技)、企业级智能体平台(未来式智能、算场科技、迈氪锶科技)、智能体操作系统与工具平台(云锦微、语灵人工智能)以及智能体硬件产品(光帆科技)。这些企业覆盖了从底层技术到应用落地的全产业链,显示出AI Agent技术正在向多领域渗透。
从融资轮次分布来看,行业呈现出明显的梯队特征。早期项目占比过半,包括为沃科技、氦川科技等种子轮项目,以及云锦微、斗兽场数字智能等天使轮项目;成长期企业表现活跃,语灵人工智能、斑头雁等完成A/A+轮融资;更值得注意的是,格创东智、精鲲科技等完成C轮融资,显示出部分企业已进入成熟期。这种轮次分布既反映了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力,也体现了商业化进程的加速。
从地域分布来看,北京以7家企业融资领跑,上海、广东各4家,江苏、浙江各3家,形成明显的区域集聚效应。北京凭借蝴蝶效应、未来式智能等企业在通用AI Agent和企业级平台领域占据优势;上海和广东则分别在AI Agent平台研发和垂直应用方面形成特色;江苏、浙江的企业更多聚焦医疗、工业等专业领域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宁波云锦微在半年内完成天使轮和天使+轮两轮融资,显示出具身智能体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潜力。
总体来看,2025年上半年AI Agent领域融资呈现三大特点:一是国际资本开始关注中国AI Agent企业,蝴蝶效应获得Benchmark投资具有标志性意义;二是垂直行业应用成为投资热点,医疗、金融、工业等领域的专业智能体备受青睐;三是产业链协同发展趋势明显,从底层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的全链条投资格局正在形成。这些特点表明,我国AI Agent产业正在从技术探索期向商业化落地期快速过渡,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。
表:2025年上半年我国20个智能体相关企业融资情况表
数据来源: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研究部
联系我们 | ||
序号 | 负责人职务 | 负责人及手机号 |
01 | 院长 | 葛明 |
02 | 执行院长 | 范丛明 |
03 | 研究部 部长 | 张宏标 13378664075 |
04 | 研究部 分析师 | 吴旭森 13719254611 |
非诚勿扰,请根据实际需求咨询相关工作人员 |